|
|
|
智慧城市建设不易 莫忘以人为本
|
|
日期:2014-12-22 作者: 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1365
|
|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政策指引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官产学研各方关注的焦点。
近日,以“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14 DIY SMART CITY社会创新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大酒店隆重举行,旨在通过联结创变客,推动官产学研及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建立学习型网络,共同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方法、路径和模式。400余名行业内专家、学者、产业代表、政府官员和社会组织出席了本次峰会。
据悉,本次峰会由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联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英国皇家艺术基金会(NEST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爱创家(Ashoka)共同发起,大会围绕“全球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对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的探索”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中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发表了题为“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的演讲。韩国水原市副市长、巴塞罗那市Fab Lab主任、Smart Citizen联合创始人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Lee Kuan Yew未来城市创新中心主任对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以及实践情况做了相关介绍,会中展现分享各界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12月12日下午,举行了“第三届智慧北京大赛颁奖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长姚建铨受邀发表致辞,对本次峰会以及智慧北京大赛给予了高度赞扬。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对智慧北京大赛三年的成果进行了整体回顾:三年来,大赛挖掘出了三百余项优秀的解决方案和示范应用,并对近百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广,推动了项目落地实施。
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表示:跨国机构的资源、全球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在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技术和社会创新的融合会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更繁荣。
建设以人为本、更为包容、更加持续的城市绝非易事,智慧城市建设中顶层设计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否做到以人为核心、大众参与度等等问题,必须集众人之能,借各领域之力才能实现。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