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信发布下一代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数字智能体
|
|
日期:2023-6-27 作者: 来源: 点击:572
|
|
|
来源:光明网2023-06-26 11:03 6月25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开幕,海信网络科技公司现场展示并重磅发布了“数字智能体”。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总设计师孙永良在《数字智能体引领智慧城市新发展》主题演讲中指出:“我们将数字智能体定义为下一代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是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构建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决策和持续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
海信发布下一代智慧城市技术架构——数字智能体
让冰冷机器向有情感智能体转变
海信把握数字化转型的脉搏,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不断创新,从2019年“云脑”架构到2021年升级“1+7+10+X”的“云脑群”架构,到2023年再次升级,提出“数字智能体”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架构,从技术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实现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从中心智能向分布式智能转变,让智能无处不在;从冰冷机器向有情感智能体转变,使智能体拟人化。
孙永良指出,区别于传统业务系统,海信基于云脑的新一代数字智能体,同时从流程、业务、决策和交互4个维度实现转变。流程从自动化转变为自主化:以AI驱动业务流程自动流传,系统实现无人化值守。业务从协同化转变为群智化:通过大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甚至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决策从数字化转变为数智化:基于数字孪生实现的仿真推演,可通过精准预测、提前预判给出决策建议。交互由图形化变成拟人化:与数字人对话直接交互。
实现能理解、会办事、懂百科、辅决策
“数字智能体的构建需要有强大的底层能力支撑,为此我们推出数字智能体工厂”,孙永良指出,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数据工厂、AI工厂、集成中枢、应用工厂、多模态交互5部分组成的数字智能工厂,为数字智能体的高效构建提供平台能力支撑;二是建设海信云脑,积累数据、模型和应用三类数字资源,确保智能体价值高、能实战应用。
大模型技术是行业研究热点,也将对数字智能体带来重大影响。针对通用域大模型能力多而不精、私有数据隐私保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海信研究了专用域大模型定制技术及融合通用域问答能力的融合技术。融合之后可提供懂得多、懂得深的融合服务,实现能理解、会办事、懂百科、辅决策的行业数字智能体。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