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
|
日期:2013-8-5 作者: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 点击:4923
|
|
|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最初为解决地理问题而起,应用范围仅限于某些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的推广、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 GIS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社会信息服务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卫星遥感、军事地形、电力输油、旅游气象、GPS卫星定位、通讯、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在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和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农业上,地理信息系统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概况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就是要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和网络等技术与地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包括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与微观的监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环境要素的现状进行定期的信息获取以及动态分析和诊断预测,耕作措施和管理方案在内的信息系统。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以快速调查和监测、适时诊断和分析、高效决策和管理为标志的全新的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的新阶段。它包括建立农业信息库、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农业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精准农业”示范等几个部分。
在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GIS(地理信息系统)就开始应用于农业领域,先后应用在耕地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GIS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人和普及,主要用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的农作物适宜性评价,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农业系统模拟与仿真研究,集成现代高新技术的“精确农业”的研究与应用,农业生态系统监测与定量研究,农场的调查、规划、管理及农业投人产出效益与环境保护研究,森林病虫害控制等。如欧盟的MARS计划开展了利用RS, GIS技术对欧盟各国的耕地、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监测。可见,国外GIS应用于农业的范围广、程度深、水平高,而且将GIS与GPS、遥感、Internet等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集成优势,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将GIS应用于农业领域。GIS在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农业区域规划、粮食生产和流通辅助决策、农业生产潜力评价、农作物估产、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精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重点需要解决:(1)适合精准农业的数据库应用;(2)适合精准农业的空间分析系统;(3)与信息采集、遥感信息、农机控制等的接口。 农田GIS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是精准农业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地理背景、本底调查、实时农田采集、以及经济的数据,主要的数据库有: (1)地理背景数据库: (2)GPS数据库: (3)土壤数据库: (4)环境数据库: (5)气象资料数据: (6)作物数据库: (7)农业生产条件数据库: (8)化肥农药数据库: (9)影像数据库: 精准农业的空间分析系统 精准农业需要特别的程序进行空间分析,以决策施肥、灌溉、播种、除草、灭虫等农事操作,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空间分析软件。这种空间分析有: (1)作物产量空间分布; (2)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 (3)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4)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析; (5)作物需求空间分析; (6)环境空间分析等。 以及综合分析。它是专家系统的信息源之一,也是专家系统决策结果的空间分布载体,系统必须达到准确可靠,便于农业机械执行。 接口 这里所说的接口是指自动农田信息采集数据、自动环境信息采集数据、遥感数据、农机具指挥系统与GIS的接口等。 将于2013 年12月5日-6日在上海举办的2013 中国(国际)精准农业与高效利用高峰论坛(PAS 2013)上,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内外优秀国内外科学家和企业家代表参与交流与讨论GI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论坛网站: www.passummit.com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