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智慧城市,请先考虑本地企业
|
|
日期:2015-2-3 作者:陈荷、张俊贤 来源:羊城晚报地方版(广州) 点击:1537
|
|
|
在“政协委员记者对对碰”节目中,记者与委员们就多个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羊城晚报珠海讯 记者陈荷、实习记者张俊贤摄影报道:“智慧城市”成为本届珠海“两会”火热的议题,对于这个产值或超千亿的“大蛋糕”,珠海政协委员坦言,望政府不要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应当大力扶持本地产业,同时必须先“革体制的命”,不要让体制成为创新模式的拦路虎。
“希望珠海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不要光看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要看到我们珠海本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本地的孩子们也很拼的!”珠海特聘政协委员黄洋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此刻正是2月1日下午,珠海政协主办的“委员记者对对碰”节目录制现场,委员与记者正就“智慧城市”这一议题进行探讨。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20个亿,都由政府来掏吗?”业内人士黄洋委员提出建议: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积极能动性,搭建平台。“肥水不流外人田。” 黄洋呼吁,必须促进和提高本地IT企业参与珠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发挥软件协会平台和城智科技平台(即市属智慧城市运营公司)的作用,产业抱团,借船出海,复制全国,壮大珠海智慧产业联盟。
黄洋呼吁,无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最开始也仅仅是一个小作坊。珠海不少科技企业也拥有不错的潜质和实力。他们参与珠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是对珠海的了解更深,二则对珠海有更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希望珠海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不要光看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要看到我们珠海本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本地的孩子们也很拼的!”黄洋的看法得到了在座观众的掌声支持。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