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交APP到数字化城市 济南开启智慧城市新时代
|
|
日期:2014-12-29 作者: 来源:齐鲁网-齐鲁周刊 点击:1694
|
|
|
[提要]山东自去年1月启动“智慧山东”试点建设以来,围绕交通、医疗、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始逐步展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能应用和服务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点亮了城市生活的主旋律。在数字化城市之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智慧型城市正成为城市生活的幸福橘子树。智慧型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新形态。
山东自去年1月启动“智慧山东”试点建设以来,围绕交通、医疗、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始逐步展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能应用和服务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
我省智慧城市试点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管理、提升智能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发展、智慧家居服务、“智能水务”试点应用、智能电网示范应用、智能交通试点建设等方面。本文以济南为例,探讨智慧型城市发展的成果与前景。
从公交APP到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代
“公交车总在绝望的时候开来,”在林丽华看来,如今应改作“公交总在期待中缓缓开来”。
随着“济南公交”新APP的应用,漫长的公交等待变得“可期待”,整个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公交行驶路线一手可掌握。
在林丽华的描述里,过去等公交需要耐心。“刚到公交站牌,车就来了,这是运气。而最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下班拥堵时,左等右等,那辆车总是不来。最令人恼火的,当你打上一辆出租车,刚要开车门,却发现你等的公交来了。”林丽华说,等公交就是夏练三暑冬练三九。
如今,林丽华打开“济南公交”APP,一辆公交车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还有一个路口马上到”“等待5分钟”……看着公交车渐渐驶来的间隙里,林丽华悠闲地听一首歌,“生活的可控性增强”。
随着“济南公交”APP下载量的骤增,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更新了程序,乘客还可区分同一线路上的普通车和空调车,新版本已于7月10日正式对外发布。
之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在北京发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指数”,首次用“幸福指数”“管理指数”“社会责任指数”三个指标来推动智慧型城市的建设。对私家车主程坤来说,幸福就是“不堵在路上”和“停得下车”。如今依靠“微信路况”,程坤可以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并在驶入各大停车场后,一目了然哪个区域还有空位。
“再也不用转几圈都无法准确找到停车位了。”程坤说。
而对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的城管队员小杨来说,幸福是第一时间能将城市问题回传给指挥中心,随时接到应急反应,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年初,小杨像往常一样在按察司街巡查,发现一家超市存在店外经营问题,他立即用手机拍照现场取证。原来,在济南市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小杨得到了一部可对讲、实时上传现场照片、定位功能的手机,“路遇任何状况都可第一时间回传指挥调度中心”。该街道每天都有40余名城管队员在街头巡逻,第一时间发回图文信息后指挥中心根据信息下派工单、及时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大明湖街道还开设了“民生热线”,只要市民发现影响市容的问题,诸如“井盖丢失”“管道破裂”等,均可打电话反映。
通过安装LED监控屏幕、电脑,购置可对讲、定位和实时上传的手机、辖区内交警摄像头网络和区域电子地图,济南市城市管理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在小杨看来,一座城市的智慧型形态,应该动用民众的智慧形成强大和富有生命力的生态。
今年4月,山东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开通,省公安厅、人社厅、民政厅、工商局和卫计委等首批10个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累计交换数据200多万条,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
“健康云”如何影响我们的医疗健康
在山东省科学院计算中心内,一套“智能云”健康检测仪带来的医疗创新,正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
通过“智能云”健康检测仪可检测血压、血氧、体温、心电、尿酸、总胆固醇等健康指数。研发团队带头人舒明雷先是戴上了血压测量器,在主屏幕上刷了自己的身份证,随即大屏幕上显示了其详细资料、联系方式以及近一个月内的血压测量抛物线,而刚测量的血压记录则瞬间显示:上午10:00、高压120、低压90、一切正常。
左侧状态栏上,舒明雷的所有家庭成员均在列,点击父亲头像,其健康记录一览无余,就在一个小时前,父亲刚测量了血压与心率。
“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血压监测、血糖监测、定位查询等云监护服务,尤其适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舒明雷说,可通过“智能云”健康检测仪等仪器随时检测身体状况,并及时上传至云端,终端是东岳体检中心,30多位医生随时可以分析个人身体状况,并及时给予建议。
未来,数据可到达医院,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随时看病,大大降低了突发病的风险……
而在齐鲁医院,副院长高海青告诉本刊记者,“医院现在推出一种类似于可穿戴设备,能及时观察心脏病变情况,并有专人值班观察与记录,3000元左右,每年维护费约1000元。”高海青介绍,通过此设备曾挽救了很多突发心脏病人的生命。
舒明雷展示了“智能云”医疗的远大前景。这一生态“医疗云”从农村到城市,从可穿戴设备的个体到可以提供诊断的医院,随时上传的健康数据,被记录在个人专属的医疗档案里。
“检测仪—云数据库—医疗终端,此链条闭合循环,则是当下最时髦的移动医疗初态。”舒明雷告诉本刊记者,“健康云”就是通过软件支持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健康追踪。
未来,“健康云”计划则会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大显身手。据悉,在“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的大背景下,省科学院计算中心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健康云系统已进入加速推广应用阶段,目前在社区、三线城市布局:济南市历下区十亩园社区、解放路街道作为社区试点;定陶县的5个村、沂水县的7个村、费县的20个村进行乡村试运行。
从无人机除霾到数字环保
8月,一架白色的遥控飞机飞往济南奥体中心附近的一处工地,几分钟后,飞机稳稳飞回,落在操作人员手上。从操作人员的手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摄像头传过来的影像:工地上,十几台挖土机正在忙碌,由于前一日刚下过雨,并没有产生大量扬尘。这是济南市历下区环保局最近引进的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无人机,用于环境监测。
随着雾霾天气的加重,如何共享一片蓝色天空,成为人们的奢望。“APEC”会议期间,对污染源的整治、汽车限行切断尾气污染源则让人们看到,污染源的排污才是环保第一课题。
如今,在省环保部门看来,如何动用高科技技术迅速定位“污染源”,才是数字环保态势下的新环保探路。
为此,历下区环保局同济南市环科院、四川瞭望公司等单位研发了无人机巡查系统。迷你无人机航拍器已经投入使用,“之前我们去企业检查,一敲门企业马上关掉设备,我们到了现场什么证据都找不到,就算知道企业偷排也无可奈何。”历下区环保局扬尘办副科长徐铭智诉苦,“有的企业态度蛮横,我们现场巡查时,怎么叫门都不开,根本就无法取证。”
相对于传统烟气监测设备,无人机能远距离发射,悄无声息的进行排污监测,山东省科学院旋翼无人机研发团队带头人吴晓明说,“毫无疑问,这将缓解环境监察人员的工作难度。”
本刊记者了解到,历下区的迷你无人机通过遥控装置和监测系统,能够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进入施工工地监测扬尘污染情况,也可以进入平常工作人员难以达到的地方进行调查取证,比如钻入污水管网巡查,发现污染源后自行拍照取证,传回指挥中心。
目前,山东省环保部门已启动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相继建成烟气自动监控系统、废水自动监控系统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延伸阅读
国外的智慧型城市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6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早在2007年,欧盟就提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欧盟对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机动性、智慧居住以及智慧人等6个方面。而北欧国家在通过改善交通,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该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18个路边监视器,利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和自动拍照等技术,实现了对一切车辆的自动识别。
丹麦哥本哈根有志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要实现该目标,主要依靠市政的气候行动计划——启动50项举措,以实现其2015年减碳20%的中期目标。在力争取得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时,许多城市的挑战在于维持环保与经济之间的平衡。哥本哈根的研究显示,其首都地区绿色产业5年内的营收增长了55%。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