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欢迎您访问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再谈物联网人才培养问题 校企结合模式有待创新!
日期:2013-10-7 作者: 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2238

      对于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之前我做过了分析,因为知识架构复杂,人才发展多样化,所以这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根据最新了解的一些情况,今天再写一些自己的心得。

       注重实践

       受到设备缺乏的影响,很多学校对于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仅仅是纸上谈兵。一方面不少学校认为教学设备只是互联网、电子设备专业的那些仪器,所以拿来就用,并不重视更新和调整;另一方面,受到教学体系不成熟的影响,学生在物联网学习过程中做过的实验,参与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

再谈物联网人才培养问题 校企结合模式有待创新!

       要培养合格的物联网人才,必须注重实践,让学生多动手,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学校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设备,虽然受到资金、政策等条件的制约,但是既然开设了该专业,就必须做好。

       必须和行业对接

       在与物联网专业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连物联网这个概念都解释不清楚,对行业情况和模式几乎一无所知。震惊之余我也觉得在情理之中。想当初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并未对行业有什么关注,更何况是物联网是新兴行业。不过正因为是新兴行业,所以刚出来的人才更加应该知道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所以学校应该和当地的一些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可以去企业进行学习参观,从而与行业对接。

       具有一定的项目分析能力,发挥专业优势

       物联网是一个很大的体系,尽管本科或者专科学生受到学习时间限制,只能做到一专多能,但是需要有一定的项目整体分析和拆解能力。如果仅仅成为了程序员或者硬件工程师,那么就毫无专业特色,也彻底失去了优势。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慧物流等九大智慧城市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等庞大的项目方案面前,一般的计算机自动化毕业生可以说只能是一知半解,或者只对自己专业涉及的领域有所认知。要最大化发挥物联网人才的优势,必须让物联网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这些项目方案

       可行性分析

       其实大学期间的课程并不算紧密,在学校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课程。从目前全国的物联网专业教学情况来看,由于知识体系较复杂,课程分布比较紧凑,不过学生都可以接受。此外对于整体方案的解析,受到教学水平和条件的限制,这方面需要调动政府和社会资源。

       总的来看,物联网专业开设的3年以来,教学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过一些一流院校做得不错,各个高校之间应该增强交流。社会培训方面,很多培训机构对于物联网人才的培训才刚刚起步,不过基本上都可以结合企业产品和实践能力,与行业的接洽比较到位,工信部也在积极与一些机构共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也把培训与就业挂钩,完善产业的发展。

       人才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根基,或许现在看来他不是第一位的,但是肯定是最“厚实”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还需要多下功夫。

新闻资讯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国家绿
·标准引领促进能效约束分级 助力
·四部门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
关于我们  |  CCIT简介  |  会员单位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责任申明
Copyright© 2016 CCI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3271号-4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环球易讯(北京)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