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有一大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新生要来了,他们需要经过重重考验,最后踏入社会。新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总是多样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自开设3年来在教学计划和教育体系方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每一届学生也是不断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对专业改良乃至行业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这里我对专业的问题和改进方面提一些建议。

“这个行业到底怎么样啊?”
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对于行业依旧不了解,一方面是学生本身平时对行业情况和最新信息就从来都不关注,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老师对于物联网概念和行业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学生天天在迷茫中学习,对未来信心不足,也会对后来的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议:课程中重点加入行业历史和详细分析。我觉得这方面应该专门开设一门课程,叫做《IT史和物联网行情》或者之类的。起初我对物联网也有不明白和怀疑的地方,但是了解了它的大哥计算机、二哥互联网的成长经历,我发觉目前行业所处的阶段完全是在情理之中,而且前景是没有问题的。当行业遇到挫折的时候,多了解了解历史,或许就可以找到答案。学生在课堂上详细了解了物联网的行情,要比从老师的三言两语和网络上的零碎段子中猜测要好多了,而且这样也可以坚定他们学习课程的信心。
“为什么我们和计算机专业学的一样?”
几乎每个人都在问,为什么专业不同,学的却一样?殊不知,知道的人会反问,为什么学的要不一样?物联网和计算机本身就是分不开的,依旧是IT技术,不过扩展到了物体信息系统,在这一方面虽然只有一两门独有课程(传感器、RFID等),但是相对于行业而言,就扩大了10倍甚至100倍。因此尽管课程学得差不多,但是拥有的理念和项目角度应该是差距较大的。
建议:在某个学期的开始,设置一节课专门来辨析物联网和计算机这两个专业,在罗列和讲解不同之处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特性更加清楚,从而不会产生迷茫和不解的情绪,对于就业也会感觉更加明朗。
“目前我们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几乎所有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这个问题再实际不过了。其实上面两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肯定会担心自己的就业。问起自己的学长,也只得到模棱两可的回答,恶性循环便开始了。如果任由其发展,只有等到5年10年后专业学生一批批进入社会、人才和产业慢慢普及成为大家都了解的东西,这种现象才会消失。
建议:学校需要时刻关注行业产业动态,对新专业学生负责。针对就业状况,应详细告知学生行业上企业的人才缺口,不能专业开了资金拿了拉倒、对学生不闻不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