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服务 | 咨询 | 应用 | 技术
首页 | 要闻动态 | 高端访谈 | 政策聚焦 | 城市观察 | 城镇风采 | 行业资讯 | 市长频道 | 企业名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资讯>>行业资讯>>正文
 
行业资讯
 
联网汽车是大势所趋 重在完善合作平台
日期:2013-7-29 作者:腾讯科技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 点击:1655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联网汽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但距离成型还有很长一段距离。“Driveables”是2013年最火的趋势,资金正从四面八方集聚到本领域。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创业公司、风险资本家、电信公司——各方都正在步入这个被Forrester技术分析公司所称的“前所未有的第四代计算环境”。
    Forrester近期发行了名为“联网汽车——为下一代计算环境做好准备”的报告,报告中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并提供了一个10年的愿景。遍及各地的网络连接、智能手机中五花八门的感应器、给力的云计算技术以及持久的技术革新正在促使汽车产业转型。
   “稳固的互联网连接覆盖已经使得不少产业转型,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应用以及将网络连接植入设备和环境”,Forrester分析员Charles Golvin表示,“如今移动宽带连接已经成为很多车的标配,于是在办公室、住宅、便携之外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环境。”
    Golvin把联网汽车应用分成四种类型——咨询娱乐/媒体,现代远程信息处理,车间通讯以及自动驾驶功能。要想在这些领域开发产品,必须要牢记汽车这种载体在环境上的特殊性。汽车上经常载有不止一个人,因此车内应用技术必须既满足驾驶人也满足乘客。驾驶人在于多个系统进行交互的同时还需要把精力集中在路上。这就意味着,交互模型必须在让用户控制和传达重要信息的同时,最小限度的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此外,汽车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运动的——加速、减速、刹车,用于车载的应用应该做出相应的反映。
    美国人平均每年花在通勤的时间要超过一百小时(即便这个数字正在逐年见效)。这些在车上的时间以及堵在马路上的时间是非常乏味的,人们需要听音乐、听新闻、使用通信工具或者玩游戏来打发时间。创造更方便快捷的导航工具、在部件需要维修时发出警告、在紧急时刻自动求救,这些都很有可能增加出行的安全系数。
    车间通讯技术能够让司机们更清楚周边的环境和潜在危险,从而保障路上交通安全。更进一步的技术是自动驾驶,这也是谷歌(微博)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研究的。这项技术有潜力促使美国高速公路转型,减少事故发生并且舒缓交通堵塞。
   Glovin表示,消费者现在期望的是一个“与智能手机相媲美的汽车使用体验”。他们习惯了技术革新的高速循环,并且有了像Zipcar和Getaround公司这样一系列的交通出行选择。研究表明,人们越来越不倾向于开车出行,买车也少了一席。汽车产业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保持竞争力就需要作出相应对策。据Golvin表示,目前最有创收潜力的就是数据中间人业务与分析业务,还有就是将汽车所收集到的数据变成可以实用信息的能力。
    ——合作与平台十分重要
    营造一个完善的联网汽车用户体验需要多方的投入与合作,企业间的合伙关系非常重要。IBM和Sprint最近公布了其合作关系,加强Sprint的联网汽车平台,提高数据管理能力。英特尔这在与丰田、现代、起亚、宝马合作,获得了1亿美元的资金来发展联网汽车,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正在和通用汽车公司的子公司安吉星合作。应用开发商也需要加入其中,这也会是一个挑战。
    “原始设备制造商们认识到,当涉及到新的车内使用体验时,他们的内部发展已经不能跟不上革新的步伐了”,Golvin说道,“他们需要需要吸引那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开发者来共同把握联网汽车所带来的机遇。但尽管长远来讲潜力显而易见,开发者们也不大愿意把车载应用放在首位,因为联网汽车所能提供的机遇不如其它,平台也太过分散,学习曲线也会崎岖陡峭。”
    ——管理机构与保险公司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据调研公司SBD预测,全球联网汽车市场将会在2018年上涨至接近530亿美金。这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很多事情值得探索。Golvin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咨询娱乐和媒介应用将会主宰智能手机;远程信息处理将会更加可靠,更加个性化;车间通讯将惠及汽车的一切周边环境;自动驾驶技术将会破除管制障碍,准备进入市场。他还表示,“联网汽车将会改变汽车产业的经济学”,做出这种转型需要做出“有远见的跨越”,而多数大型汽车制造商将鞭长莫及。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
[上一篇] 智能电视调查:视频、游戏、 [下一篇] 4G业务猜想:云计算、物联网
评论列表:
用户:[#userName] 时间:[#M_AddDate]
评论:[#M_Content]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PlPageNow]/[#PlPageCount]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评论:
 
·关于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
·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立 多家上市公司参
·济宁市任城区胡钦常委副区长一行莅临智
·武汉经开区、黄冈市人民政府领导莅临智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年会暨首届中国市
·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京成功
·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ETC系统展现强大生命力 助阵智能交通不
·物联网专业学生问题多样 浅谈教学计划
 
·CAC2025定档十月,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
·“AI东风”汇入“两会春风”
·关于印发《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
·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新华社: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日
·三部门印发意见,部署推动饲草产业高质
·【CAC2024】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展览赞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国家数据局就《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
 
·2023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博览会
·中国(武汉)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展览会
·中国(江西)公共安全、智慧城市、人工
·中国(重庆)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
·上海全球智慧城市展SmartCity Expo
·AIOTE智博会-亚洲国际智慧城市|物联网|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智慧城市、物联网、大
·中国(北京)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
·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
·第七届上海国际智慧应急管理与救援装备
关于我们  |  CCIT简介  |  会员单位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责任申明
Copyright© 2016 CCI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3271号-4  京公网安1101080200863号
环球易讯(北京)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