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里子”,地下管网改造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
2021至2024年,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强调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更新的重要性。自去年开始,“地下管网”多次被中央重要会议提及,并被视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均在着力加速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与此同时,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包括“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多项重点任务。政策“暖风”频吹、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背后,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更新,也是地下管网改造技术的迭代。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达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达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达49.34万公里。仅这四项,管网的长度就达到近350万公里。
“城市生命线”的病患会引发积水内涝、水体黑臭、道路塌陷、爆燃爆炸等问题。按照相关标准,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年限不小于50年,燃气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小于30年。由于这些管道直接埋设在地下,长期受到土壤、地下水、地下杂散电流等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破裂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达到设计工作年限的管道必须更新。
此外,目前我国老城区建设年代普遍超过20年,在城市更新的大趋势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也将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民生意义重大。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
其中提到,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