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数据时代 政府决策离不开信息共享
|
|
日期:2015-1-26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点击:1636
|
|
|
24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5名委员将进行大会发言。张范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做了主题为“加强政府数据融合 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大会发言。
张范委员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因此广义的数据必将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如何利用数据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政府的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共识。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基础与关键之一,是要实现各类数据的融合,数据的融合与数据开放、数据标准一致密切相关。
张范委员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数据的开放和使用,数据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互不相通,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一现象,一方面是指各部门的数据大都没有开放共享,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的开放数据,也由于部门间数据标准不统一而很难融合使用。因此,推进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部门内部的数据融合共享,已经成为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当务之急。为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打好基础,服务首都经济发展大局,张范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地方性大数据法规。规范数据的采集、利用和保密要求,适时提出北京市大数据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
二是促进政府数据的公开。将政府部门数字化、可机读的数据开放给企业和民众,使其能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免费、自由地加以利用。激发国家数据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和运营能力,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商业创新以及创建新产业和就业机会。
三是建立数据标准共享平台,建设成为各类数据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数据标准共享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建立技术标准,更重要是建立数据开放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之上,建立开放数据的数据基础标准、数据处理标准、数据安全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等,再进一步建立行业数据标准。
四是逐步实现数据的融合。经过数据的标准化,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共享和融合各部门的独立数据,并在融合数据的基础上,提升决策水平和提高运行效率。建议在北京构建区域数据全覆盖的统一大数据平台试点,进一步扩大数据资源整合范围,完善数据分析体系,为国家大数据融合提供区域示范。
五是加强对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应用为导向,制定数据专业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以高校为主导,开设大数据相关课程,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加强政、产、学、研各方面的协作互通。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