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航天科技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
|
日期:2013-10-11 作者: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 点击:2198
|
|
|
航天科技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慧城市总指挥申世光先生在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上的演讲稿 组委会出了一个题目,让讲航天科技和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航天科工陆续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向智慧城市相关的领域整体进军,通过这两三年的努力,我今天主要想在各位专家和同仁的聚会,借这样一个时机,主要讲一下航空科工集团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到底想干什么。在座的很多都是同行,作为一个企业,特别需要在总的指导方针的具体领导下,到底干些什么,想干些什么,今天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各位专家领导、同仁们交流这方面的事情。
我汇报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我把集团公司,包括我作为二院智慧城市的总指挥相关的单位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工集团公司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在50多年的过程中,实际上在信息的控制、传输、执行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在央企排序中基本是数一数二的,集团公司已经连续五六年只要有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的,科工集团基本都会有,这是创新最突出的表现。
在信息化方面,集团公司承担了京税、京卡、京动等等一系列国家级的重大的信息化项目。科工集团为什么要向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集团公司把目前的业务梳理成了三块,一块是航天防务,前一段时间国际上非常关注的空间试验,中导弹反导等等具有战略定位的一些任务,这是我们的基业。像第二块是信息技术,作为集团公司的许多企业来说,特别是二院,还有大家熟悉的航天信息股份公司,还有中兴通讯的领导,我们作为中兴通讯重要的股东单位,集团公司旗下所聚集的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和集团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把信息技术也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三是装备制造,比如特种车辆,还有大型的装备等等,这块集团公司也做得非常多。
在信息技术方面,集团公司董事长提出来,在这个主要板块希望我们能够围绕着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把我们集团公司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业组织起来,大家能够形成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去参与整个中国城市的信息化。
我们自己感觉集团公司在这几个方面,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智慧城市确实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我们就是做系统工程出身的,围绕大系统的建设,目前谈得比较多的是物联网,云计算,实际上航天整个的大系统就是物联网的几个层次所形成的,探测,我们要想办法把它传回来,传回来时要控制,而且还要执行。比如城市载人航天,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物联网系统,它实际上包括了反馈,我们看到的地面上给航天员发的指令,他们要去执行,整个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联网全系统工程。
因为建设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我们旗下的六个上市公司,都是围绕信息技术,已经准备好在资本市场进行相关运作,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模式问题。在专项方面,集团公司旗下相关的研究所、公司、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专长,比如交通、医疗、政务,大家围绕专项在往前走。另外是银企合作,这也是能成事非常重要的保证。
对于二院,在中国航天整个系统中,在航天组建中它最早叫控制技术研究院,它的地位在控制建设中是非常深厚的,后续成立的航天企业都是二院进行援建的,我个人感觉二院如何把自己在控制方面所形成的理论和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非常想做的一件事情。二院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对复杂的大型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方面具有了非常强的实力。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和多家企业有非常良好的合作,我们联合了非常多优秀的企业,一起解决了很多大的工程性问题。
智慧城市实际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应用,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融合方面,作为二院来说,应该说具有相应的优势,特别是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的一些关键技术,我们院还是有非常深的积累。比如传感探测、云计算、仿真技术方面,二院的李伯虎院士现在被称为“亚洲仿真第一人”,智慧城市围绕计算机仿真这块也有非常大的攻关工作需要做。智能分析、高性能计算,信息安全,以及标准化等等方面,院里相关的所都积累了很多经验。
我刚才把我们把集团公司和二院做了简单的介绍,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企业,我们要做智慧城市的建设综合应用项目,这是我们集团公司总体的定位和目标。这样一个定位目标,要一点一点去落实,一点一点去推动,需要政府和企业、地方、行业具体去落实。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目前做了三方面具体的事情:一是在城市的规划和咨询设计层面,航天科工主导完成了863计划,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项目,花了非常大的精力,时间,260多万的一个的规划,在一个顶层规划下边做了15个专项,做得非常细。我们是做企业的,做规划设计时肯定要考虑得很细,做得也是非常细的,但各个领域还是有差别,规划做完之后,在武汉市怎么围绕这样一个规划,能够分布实施,按照规划设计一步步落实,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包括企业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怎么真正推动规划设计落实,包括杭州的、沈阳的,以及整个浙江省的整体研究,区域比较多。还有一级的,做智慧安居工程。
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在做绍兴市的智慧安居,很快中央的高层领导会去看一下安居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果。包括江苏吴中新城区的智慧城市一揽子工程。还有贵州省平安城市建设等等。在技术方面,包括专项领域技术,还有相关的产品,包括感知、传输、应用、信息安全的,特别是在云制造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特点的,我们的李院士专门在云制造方面开展研究,很多城市都面临转型升级、产能过剩的问题,像广州佛山、襄阳这些制造的大省市,如果把他们的制造通过现代的信息化技术能够推向全国,甚至推向世界。
综合运营商,我们也在分布按照我们的思路做。比如我们已经在浙江成立了公共安全相关的运营公司,马上在浙江成立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在吴中也要成立相关的区域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公司,在武汉也要马上成立一个大的运营建设公司,现在正在谈,这样一些布局来实现综合运营商的目标。在资金方面,我们也做了必要的调整,包括把航天的总指挥、总师这样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调配也用在了智慧城市建设中。
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从各个城市来说都基本完成了大致的规划设想,主要城市已经想到了这点。但是在设计实施方面怎么做,我个人认为有些城市做得比较好,我觉得行业的优势在逐渐扩大,如何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精髓去做,确实还有非常大的问题。作为产业联盟相关的成员,我们应该通过这样一个联盟,建立这样一个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能够吸引更多相关的企业完成研究、自主创新的开发,推动整个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作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来讲,希望和在座的业内人士一起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们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设。谢谢大家。
|
|
郑重标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
评论列表:
|
用户:[#userName] |
时间:[#M_AddDate]
|
评论:[#M_Conten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