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5日讯 (记者 郝红波 实习生 刘尚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的软件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以及产业互联网等相关产业,也同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IT企业,在近两年IT服务业发展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月3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兼高级副总裁方发和先生做客中国经济网《财经对话》栏目,畅谈IT服务业如何应对创新变革浪潮。
访谈中,方发和表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最重要的是智慧城市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驱动,绿色环保、民生服务、政府管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兼高级副总裁方发和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智慧城市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思路
方发和介绍,软通动力智慧城市这个大课题是要从顶层设计开始,从设计到建设,然后到运营的一条龙程序。“这些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完之后,我们还要做运营,比如我们在某个城市做智慧旅游的项目,是希望这个城市旅游业能够发达,政府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税收,这是个运营观念。”方发和解释到。
方发和表示,软通动力的智慧城市是一个比较长远的战略思路。按照这个思路,软通动力要和合作伙伴建立起非常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努力。
吸收国外智慧城市新观念
方发和认为,美国的纽约,西班牙的塞罗那,包括台北,台中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都有很好的发展。“在国外,我们引进来的除了真正的技术之外,其实有很多比较新的观念。”方发和表示。
方发和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智慧城市“微城市”为例,“比如巴黎市,巴黎市建市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还是非常宜居的。它当初设想的概念就是走路方圆十五或二十分钟这么一个圈里头,衣食住行娱乐都有了。把每一个微城市的圈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城市,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很多城市拥堵,我觉得是蛮好的概念。”方发和分析。 方发和表示,中国现在也慢慢能够接受这种新的概念。现在的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一体化发展,各个城市发展到区域性、集群性的同步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兼高级副总裁方发和先生做客中国经济网《财经对话》栏目。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智慧城市怎么做
虽然中国正在慢慢的接受智慧城市的新概念,但是方发和表示,智慧城市一定要落地,这就是为什么软通动力要做一个比较本土化接地气的企业的原因。智慧城市的发展最怕的就是同质化,大家一窝蜂的搞同样的东西。
“每个城市必须要有差异化的发展。“方发和强调,“我们到每个城市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产业的特色,有的城市是发展旅游业,有的可能是汽车业,有的可能是生物医药。有的城市在地缘上有很好的地缘优势,比如旅游资源,跨境电商等。尤其是中国现在实行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每个城市都必须按照它的特色来发展,这样才会发展的更好。”
|